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我院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第二届IEEE电力科学与技术国际会议

日期:2024年05月17日     作者:翟冰杰     来源:      点击:[]

2024年5月9日-5月11日,第二届IEEE电力科学与技术国际会议(ICPST 2024)在云南大理举行。我院博士生郭春生,硕士生张巍、刘洋涛、翟冰杰、谭子鹏、曾维刚以及本科生季上宸等参加了此次会议。我院博士生郭春生,在此次高水平国际会议上担任了分会场“直流输电系统及其稳定性分析”的主席(Session Chair)。

电力系统稳定与高压直流输电团队的研究生代表

会上昆明理工大学杨博教授大会开幕致辞,该会议旨在总结和交流中国电力工程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全球电力技术的发展和交流,探索电力技术的新应用。会上浙江大学杨强教授、英国利物浦大学施锴博士、长沙理工大学邓丰教授、香港大学侯云鹤教授、中国华北电力大学许建中教授五位国内外新能源领域重要专家发表了大会主旨报告。同时,本次会议汇聚了国内外众多电力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总结和交流中国电力工程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全球电力技术的发展和交流,探索电力技术的新应用。他们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为电力系统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慧和启示。我院参会学生们通过与专家学者的交流,增进了国内外同行对我院的了解,进一步扩大了学院的学术影响力。

郭春生介绍了分会场议程和主题,主持了学者口头报告及学术讨论环节,并为优秀学者颁发了证书。与会学者探讨了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及新型电力系统稳定性方面的前沿问题,尤其是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大量接入电网后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与会者的论文和讨论为电力领域的发展碰撞出了宝贵的思想火花。博士生在高水平国际会议中担任分会主席是比较少见的,也体现了对四川大学相关领域学术研究和博士生水平的认可。

直流输电系统及其稳定性分析”分会场

我院硕士生张巍发表会议论文《A Clark Modulus Transform-based Protection Method for Metallic Return Flexible DC Grids》,并进行了海报展示。该研究运用Clark矩阵对带金属回线的柔性直流电网中的断线故障进行了分析,通过Clark矩阵推导出针对不同故障类型的复合模量等效网络,并分析了各类断线故障的模量特征。基于此,该论文利用2模和0模电流的变化量,构建了一个用于识别断线故障类型的相平面,有效地实现了断线故障的分类。此外,论文还提出了基于1模电流变化量的区内外断线故障识别方法。

我院本科生季上宸表会议论文《Simulationofthe Dynamicsof CelluloseImpurityin Oil-Paper Insulation Under DCElectric Field》,并进行了口头汇报。该研究分析了直流电场下油纸绝缘中纤维素杂质的迁移和积累过程。通过仿真,定量分析了纤维素杂质在不同电场强度下的运动速度和横向迁移距离的变化规律。该研究发现,在强电场作用下,纤维素杂质会向电场强的区域迁移,并在撞击过程中逐渐形成更大的纤维素质块,最终在绝缘纸表面形成纤维素桥。这些发现为评估和预防直流电场环境下油纸绝缘中纤维素杂质带来的绝缘风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定量方法。

本次国际会议由昆明理工大学、科学工程协会以及IEEE联合主办,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以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动化学院负责会议的具体组织和实施,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同时,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贵州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及设备检测部(南京)以及中国南方电网云南国际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协办单位。

电话:028-85405614
传真:028-85405614   邮编:610065
地址: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基础教学大楼 A座二楼
Copyright©四川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017-2020 All Right Reserved
蜀ICP备050063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