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院开展一流本科教育教学发展大讨论工作实施方案,4月11日,学院召开了“持续推进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建设”专题研讨会。会议聚焦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快推动自动化专业改革发展这一主题,着重研讨自动化专业如何把握机遇优化调整,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学院党委书记赵昱辉、院长肖先勇,副院长李长松,自动化系全体教师,教学科相关人员等参加会议。会议由副院长李长松主持。

李长松副院长围绕自动化专业的办学历程、当前现状、未来趋势等方面做了全面、深入分析,他强调,只有在专业结构上及时优化调整,功能上加强内涵建设,通过在人才培养的机制体制、培养模式上主动变革,才能持续提升自动化专业的竞争力,才能在面对前所未有、但也充满挑战的机遇面前不断发展壮大。
与会老师就自动化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建设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重点围绕提升培养质量、加强专业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赵昱辉书记说,近年来,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自动化系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等方面取得了进步、但差距仍然不小。持续推进专业结构调整是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是遵循学科发展规律、推动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同行竞争和自身发展的双重压力,我们要转变观念、主动作为、顺势而行,在专业师资队伍上、在专业结构和专业内涵建设上、在管理运行机制上有所突破。
肖先勇院长充分肯定了自动化系老师们近年来的积极努力与付出,他说,学科和专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发展才是最硬的道理。面对新形势下的专业发展压力,学院班子和全系教师要保持清醒认识,一切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学院、系、团队要共同分析研究,统一认识、出于公心、同向聚力,促进自动化专业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发展需要同频共振,以更加有为的精神状态履职尽责,为自动化系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