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电气工程学院《电路原理》AI课程公开观摩活动成功举行。活动吸引了全国高校200名教师和校内27名骨干教师参与。

在国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学院积极探索数字时代AI赋能一流本科教育,推动基础扎实的一流课程率先建设AI课程并投入教学应用。结合学校开展一流本科教育教学发展大讨论,为促进广大教师交流AI课程建设经验、探索人工智能教学创新思路、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学院选取了国家级一流线下本科课程《电路原理》AI课程,作为示范课开展观摩展示活动。
此次观摩课由张英敏老师进行讲授,学堂在线提供技术支持,通过雨课堂设置了2个克隆班,同步直播授课全程。张英敏老师是四川省电工学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长,也是教育部首批电路原理课程虚拟教研室的骨干成员、西南部分区负责人,本次四川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公开课,同步作为四川省电工学研究会和电路原理虚拟教研室西南部分区教研活动。

数字人“敏小智”
此次张英敏老师讲解的内容是《电路原理》的“正弦量和相量”,是正弦稳态电路的最基础知识点,同时也是较抽象的一个难点,学生很难建立从时域到频域的变换理念。张老师通过数字人技术、AI讲伴、图形化演示技术等多元化教学手段,形象直观、深入浅出地展示了变换过程,给学生以清晰的体会和理解。授课效果得到了参加教师的广泛认可。



此次公开观摩课,展现了学院教师充分应用AI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融入教学、助力教学的生动实践,充分体现了AI在调动学生参与课程、理解授课内容的积极性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为探索更为有效的、适应当代大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提供了良好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