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青春榜样•巾帼力量(二)丨95后学姐李雨姝的客户服务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日期:2025年05月18日     作者:     来源:      点击:[]

【编者按】

青春的热血在奋斗中沸腾,理想的光芒在坚守中闪耀。在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2025年“巾帼建功标兵”评选中,五位川大电气校友以柔肩担重任,用突破创新的锐气、精益求精的执着、薪火相传的担当,诠释了新时代电力巾帼的精神品格。电气工程学院特别制作“青春榜样之巾帼力量”系列专访,邀请优秀青年校友分享他们的岗位成长故事,与同学们和校友们共勉。

一、引言

初夏之际的眉山甘眉工业园区,街道井然,万物并秀,夕阳余晖洒落一排排现代化的厂房,伴随生产车间中飞溅的焊花,与道路上倏然亮起的路灯交相辉映。结束今日和厂区客户关于接电事项的沟通,李雨姝回望这个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产业的全国百强化工园区,暖意涌上心头——这里每一盏灯、每一条生产线、每一座工厂的点亮,都有她奔波协调的足迹。

李雨姝,四川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2014级本科生,2018年入职国网眉山供电公司东坡区供电中心,成为一名大客户经理。入职七年来,她始终以电为媒,助力眉山振兴发展,真诚奉献,将优质服务送到每一位电力客户身边,荣获国网眉山供电公司“先进工作者”、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怀着“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信念,坚定迈步,前行不息。

二、川大四年,奔向蜕变的“追光路”

2014年,18岁的李雨姝站在了高考的人生岔路口,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家乡四川的顶尖学府——四川大学,并将专业选择的目光落到了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上。“那一年,电气工程是十大热门学科之首,”她回忆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笑意,“我的物理和数学在高中还不错,就想试试这个热门专业。”彼时的李雨姝对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理解还停留在“物理和数学的延伸”上,却被大学课程的难度狠狠打击了一下。“真的很难,大学的课程往往很有深度,也相对抽象,学起来就比较吃力,我甚至都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这个专业了。”她无奈地说道。

左起第三位为李雨姝

幸运的是,学院的学习氛围和室友的帮助给了李雨姝转变的契机。“我们当时搬到了望江校区,寝室正好有几个厉害的学霸,她们非常自律,每天很认真地学习,周末也会安排时间复习。有时候课程内容比较抽象,她们会帮我讲解不懂的地方,课余时间也会带着我做大创项目。”在室友的带动下,李雨姝逐渐收敛了浮躁,开始规律的生活:清晨她们一起去图书馆占座,晚上一起复习专业课,偶尔放松,则一起出去玩,适当休息。进入国网备考期后,李雨姝更是和考研的室友一起开启了“早出晚归”模式,每天一心扑在学习上,在图书馆埋头复习。“当时整个年级的同学都非常努力,这样的氛围和节奏也特别好,让我认识到慢慢努力学习还是会有回报的。”

自律的生活改变了李雨姝的学习习惯,也让她对专业有了更深的把握。大四的毕业设计,李雨姝在高压实验室周凯老师指导下开展高压电缆绝缘层相关的实验研究。尽管实验的要求比较严格、实验的过程充满挑战,但凭借着此前积累的专业知识,在老师和师兄的耐心指导下,她最终顺利完成了毕业设计。

左起第三位为李雨姝

川大的四年时光,见证着李雨姝一路追光的蜕变,也是她始终珍藏的财富。刻苦学习的历程培养了她认真、坚持、自律的可贵品质,在专业学习之外,她则担任辅导员学生助理、运营学院就业公众号、和好朋友坐草坪上聊天、在图书馆如饥似渴地阅读,不断丰富着大学体验。“如今想来,都是美好的回忆!”李雨姝无不怀念地说道。

二、职场砥砺,锤炼业务的“真本领”

2018年7月,李雨姝本科毕业,作为一名眉山人,她选择回到家乡,投身家乡电力行业,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最终进入国网眉山供电公司,成为了东坡区供电中心的一名大客户经理。

然而,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并不容易。客户服务岗位要求李雨姝每天与客户和同事沟通,这对性格相对内向的李雨姝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我性格不算外向,刚入职时跟客户沟通很容易紧张,特别是打电话的时候,总要做一番心理建设。”大学期间培养的阅读习惯为李雨姝指引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了克服沟通上的困难,她买了一本名为《即兴演讲》的书,学习如何更好地沟通表达。“我每天晚上都会练习,把自己说的话录下来,听听哪里不够清晰,哪里可以改进。”坚持了一个月之后,李雨姝有了很大的成长,“或许别人听不出来,但我自己敢开口了,更自信了。”此外,她还积极在具体工作中锤炼自己,“做的业务和接触的人多了,慢慢就有一些心得了。”

如果说敢于沟通是李雨姝入职后迈过的第一道坎,那么业务能力则是她不断攀越的高峰。本科打下的扎实专业基础帮助李雨姝更容易地理解现场查勘、竣工验收等现场作业方面的知识,但这还远远不够。客户经理是连接公司与客户的神经末梢,面对工作实践中书本与课堂未曾提过的内容,李雨姝逐渐意识到,优秀的大客户经理必须能为客户提供最专业的技术指导,才能更加精准和顺畅地和客户沟通。“有一次进行设备验收,客户不是很理解为什么需要保护接地,我从客户的视角出发讲解了相关的原理,并举例了不接地可能存在的危害,最终得到了客户的配合。”

为此,李雨姝痛下决心,在提升专业技能上下起了“狠”功夫:政策文件是业务开展的依据,她找来各类文件,详细领悟其中的要求和精神;生产现场是业务交付的主阵地,她蹲守现场,捧着施工图纸,一点点认识设备梳理接线;新人的经验相对较少,她勤学善问,积极向班长和老师傅们咨询业务的要点……渐渐地,“我对政策的要求有了比较充分的认知,对现场的施工能看懂个‘七七八八’,同班组的伙伴们也偶尔会向我请教一些问题,”李雨姝说,“感觉自己应该是有一些收获了。”

的确如此,在无数个日夜锲而不舍的努力下,李雨姝的业务能力有了可喜的成长,从曾经的懵懂小白快速成长为业务能手“李老师”,连续两年在市级业扩报装技能竞赛获奖,作为职业导师组织班组培训80余次。2021年,李雨姝升任客户服务班副班长,2024年再次升任班长,从曾经的徒弟变为了师傅,承担起带领团队的重任,“一方面,我很喜欢向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这会给我相当的成就感;另一方面,这种教学相长的过程也鞭策着我不断学习、不断奋进;同时在彼此沟通和合作的过程中,团队的凝聚力也不断提升。”也是在这样的团结奋进中,李雨姝所在的班组建设出“四川省总工会工人先锋号”“四川省青年文明号”等耀眼的成果。而提及业务锤炼的诀窍,她表示:“业务的精进没有捷径,就是多学、多看、多练,最终量变引起质变。”

三、服务客户,架起真诚的“连心桥”

扎根电力服务一线,七年来,李雨姝累计服务高压用电客户1100余户,低压用电客户7000余户,业务服务零投诉、客户满意度百分百。这份令人惊叹的成绩单的背后,是李雨姝无数次与客户耐心沟通、细致服务的积累,也是她真心换真心结下的硕果。

服务岗位事务繁琐,电力政策常有更新,客户要求各不相同,作为客户经理,如何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做好优质服务,满足客户需求,真诚是第一要义。“真诚是人与人之间最直接的桥梁,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和客户沟通,了解他们的需要,体察他们的困难,解答他们的疑问,是客户服务的根本要求。”李雨姝说。一次,某业主因设备增加需要办理增容业务,但其设备存在问题,又恰逢公网改造,接入过程无法马上完成,用户心有意见,业务一度陷入僵局。面对这样的情况,李雨姝没有退缩,她主动上门,多次和客户沟通,详细解释当前的情况和进度,尽力协调解决客户的问题,最终在长达数月的联络跟进后,顺利完成了这次业务。而像这样以月乃至以年为单位的沟通,是李雨姝面对客户的常态,“有的客户都快聊成熟人了,”她笑道,“以心换心,客户能感受到你的诚意,慢慢地也就能够理解和支持你的工作了。”

服务客户需要用心对待,更要主动求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用电场景愈发多样化。基于此,李雨姝所在的东坡区供电中心不断思考如何简化流程、提升效率,探索出快捷方便的电力服务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李雨姝牵头摸索班组业务“一件事一次办”办电路径,开展“不动产登记+电力联动过户”业务,提供智慧“购车+用电”一体化服务,助力5000余户个人办电“一次都不跑”。以“不动产登记+电力联动过户”业务为例,日常生活中,房产过户后过户电力账户需要分别跑电力公司和不动产登记中心,比较耗时,李雨姝积极响应公司便民服务的要求,主动和政府部门、小区物业等沟通联动,将房产过户和电力账户过户整合为一次办理,极大程度减少了客户的跑腿次数。

成如容易却艰辛,创新模式的推行并非一蹴而就,常常需要李雨姝在其中反复协调沟通,有时跑了很多趟,“才摸清各方的流程,进而思考如何形成联动。”但她坚信,只要能够真正便利客户,一切辛苦就都值得,“客户通常不懂得电力公司内部的业务情况,我们客户经理是客户联系公司的窗口,如果我们都不能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去维护客户的权益,去给予客户指引,无异于让客户在迷宫里打转、走弯路,更难找到出口。”

四、助力振兴,做时代发展“铺电人”

身为一名电力工作者,自入职以来,李雨姝的职业生涯与家乡眉山的建设紧密相连。眉山地处成都平原西南边缘,是文脉悠长的“千载诗书城”,稻穗永丰的“天府粮仓”,也是决胜千“锂”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地。点亮眉山的振兴发展,离不开电力供应的“充电”护航。

七年来,李雨姝以电为媒,服务于“天府粮仓”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和新能源产业发展,聚焦眉山市三大千亿产业集群,动态跟踪省市重点项目300余次,助力220千伏通威项目、110千伏天华时代项目及10千伏胜华等60余项重点工程顺利接电;投身乡村振兴、农旅融合,服务“天府粮仓”超1万亩,投运“观光农业”养殖点50余个,为东坡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区提供坚强电力保障;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推行“东坡沐光行动”,建立新能源服务专班,提供“24小时”管家服务,推行光伏“云审图”机制,服务东坡区30余家企业分布式光伏快速落地。

一个个项目落地,一座座工厂投产,看着眼前日新月异的家乡,李雨姝与有荣焉。有时从政府公众号上看到自己经手项目的进展,她的心中也涌起小小的骄傲,“这些工厂和园区都是眉山发展的缩影,我觉得自己参与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为家乡出了一份力。眉山在飞速发展,希望我们能用更快更好的服务,助力电力发展。”

长长路,慢慢行,回首李雨姝的来路,这个小太阳般笑容亲切、热情真诚、积极努力的95后女孩已在不知不觉中一步一脚印,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鲜花满径。如今的她,依旧会为困难的业务烦恼,会为客户的需求奔波,会在业余的时间阅读充电,也会在闲暇时写写书法让心静下来。“近年四川大学也在眉山修建了新校区,期待未来有一天,我可以拿着我的校友卡,重回母校的图书馆借书阅读。”寄语学弟学妹,李雨姝则分享了自己始终铭记的一句格言:“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保持学习的热情和真诚的态度,努力不一定有立竿见影的回报,但命运不会辜负每一个认真的人。”

撰稿|杨巧如

图片|“微东坡”微信公众号、受访者提供

电话:028-85405614
传真:028-85405614   邮编:610065
地址: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基础教学大楼 A座二楼
Copyright©四川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017-2020 All Right Reserved
蜀ICP备05006382号